1959年 9月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批准,创办《山东海洋学院学报》,主编为赫崇本。
1962年11月 学校成立学报编辑部委员会(11人)。主任委员: 许亮;副主任委员: 薛廷耀;主编: 赫崇本,编委会委员:文圣常等9人。
1978年 6月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复刊。组成新一届编辑委员会。编委会主任: 赫崇本;编委会副主任: 方宗熙、文圣常;编委会委员:王彬华等10人
1979年 5月 经国家科委批准,《山东海洋学院学报》对国内外发行。
1981年 3月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编委会调整。主任委员:赫崇本;副主任委员:方崇煕、文圣常、薛廷耀;编委会委员:冯士筰等23人。
1986年 6月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编辑室改为编辑部,刘安国任编辑部主任。
1988年 5月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首期出版,学报社科版为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季刊,党委书记冉祥熙任主编,邹积贵、郑可圃任副主编,编委成员16人。
1988年 9月 因山东海洋学院改名为青岛海洋大学。《山东海洋学院学报》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组成自然科学版编辑委员会(第四届)。编委会主任:文圣常;编委会副主任:李德尚、张正斌;主编:文圣常;副主编:刘安国;编委会委员:冯士筰等23人。
1992年12月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国家教委直属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1994年 9月 袁宗久任《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主编,曲金良、王安民任副主编,编委成员15人。
1996年 4月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四届编辑委员会成立。编委会主任:文圣常;编委会副主任:管华诗、秦启仁、李德尚、张正斌、刘安国。主编:文圣常;副主编:刘安国;编委会委员:王宁35人等。
1997年 1月 严国光任《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主任,增补为常务副主编,第四届编委会副主任。
1998年 8月 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从1999年第一期起对国内外公开发行。
2000年 1月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改选,袁宗久任主编,鞠德峰、曲金良任副主编,编委会成员18人。
2001年 2月 李凤岐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兼)。
2001年 4月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成立,隶属学报编辑部。
2001年10月 于卫任学报编辑部副主任(负责自然科学版)。
2002年 4月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创刊。第一届编委会成立。主编:文圣常;副主编:管华诗、冯士筰、翟世奎、李凤岐、严国光;国际编委:谷口旭(日本)等五国10名专家;国内编委:董双林等30人。
2002年 8月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全国高等学校为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2003年 1月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6月 党委副书记李耀臻任《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曲金良、鞠德峰任副主编,编委成员18人。
2004年 1月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更名为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04年 3月 彭垣任学校学报编辑部副主任(负责英文版工作)。
2005年 4月 学报自然科学版成立第五届编委会.编委会主任:管华诗;编委会副主任:冯士筰、李庆忠、吴德星、麦康森;主编:管华诗;常务副主编:于卫。
学报英文版第二届编委会成立。主编:文圣常;副主编:李华军、刘秦玉、宋微波、王琳、 彭垣(常务)。编委:Akira Taniguchi等31人。
2005年 5月 鲍洪彤任学报编辑部主任。
2005年 8月 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称号。
2006年 5月 学报英文版与德国Springer公司签署协议,国际发行由该公司代理,从2007年正式实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海洋·社会·未来”特色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2006年10月 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教育部科技司“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此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在接下来的五届中,学报自然科学版蝉联。
2007年 4月 学报编辑部搬迁至八关山(原测试中心楼),崂山校区行远楼二楼设立值班室。
2007年 6月 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被遴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08年 6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遴选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2009年10月 董双林、鲍洪彤、彭垣、杨官品等在上海与SCI期刊发展部副总裁James Testa会面,标志着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9年10月25日 自然版学报创刊50周年庆典大会在鱼山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于志刚、校长吴德星、学报主编管华诗、文圣常院士、中国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颜帅等出席。
2009年11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南京大学)遴选为CSSCI(扩展版)源刊。
2010年 1月 学报编辑部更名为期刊社,鲍洪彤任期刊社社长。
2010年12月 期刊社由八关山(原测试中心楼)搬迁至崂山校区图书馆副楼。
2011年 1月 郑香梅任期刊社(行政)秘书。
2011年 8月 学报自然版第六届编委会成立,主编:冯士筰;常务副主编:刘秦玉;副主编:董双林、李华军、赵美训;编委会委员:包振民等56人。
学报英文版第三届编委会成立,主编:文圣常;副主编:董双林、李华军、刘秦玉、麦康森、吴立新、赵美训、郑全安等。编委:Barbara Rasco等88人。
学报社科版第四届编委会成立,权锡鉴任学报社科版主编,朱自强任副主编,编委成员22人。
2011年 9月 鞠德峰任期刊社副社长兼学报社科版编辑部主任;庞旻任学报自然版编辑部主任;季德春任学报英文版编辑部副主任,主持工作。
2012年 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被SCI收录。
2012年 1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核心期刊目录”(2012-2013)。
2013年 5月 《期刊社规章制度汇编》首次编印成册。
2014年 4月 赵广涛任期刊社社长。
2014年 6月 JCR发布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首个影响因子为0.381。
2015年 3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科教评价网、中国科学评价中心(武汉大学)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2016年 8月 期刊社搬迁至行远楼4楼。
2016年10月 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2016年度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奖”。
2017年 5月 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被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2017年 6月 新刊MarineLife Science & Technology申办获“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资助”。
2017年 8月 期刊社由崂山校区图书馆副楼搬迁到崂山校区行远楼4楼。
2018年 6月 新刊MarineLife Science & Technology获批CN:37-1519/Q,ISSN:2096-6490。
2018年 9月 杨立敏任期刊社社长。
2018年10月 MarineLife Science & Technology编辑部成立,陈呈超任编辑部主任。
2019年 3月 校长办公会同意期刊社提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学校于5月印发《中国海洋大学学术期刊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国海洋大学学术期刊改革发展五年规划与十年愿景(2019—2028)》、《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章程》。
2019年 5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9年(首届)学术年会召开。
学报自然版第七届编委会成立。主编:李华军;常务副主编:陈显尧,艾庆辉;编委会委员共计53人。
学报英文版第四届编委会成立。名誉主编:文圣常;主编:吴立新;常务副主编:李三忠,杨官品;编委会委员共计96人。
学报社科版第五届编委会成立。主编:金永明;副主编:王竹泉、桑本谦、韩立民;编委会委员共计33人。
MarineLife Science & Technology第一届编委会成立。主编:宋微波;常务副主编:张晓华;编委会委员共计85人。
2019年 6月 季德春任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王明舜任学报社科版编辑部主任。
2020年 9月 由中国海洋大学期刊社倡议发起的全国高校海洋类学术期刊联盟成立,秘书处设在中国海洋大学期刊社。